摘要

目的初步分析苏州市165例脾外伤儿童的年龄分布、外伤原因及合并损伤情况,并探讨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脾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55例(93. 9%)采取非手术治疗,10例(6. 1%)采取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5例儿童脾外伤中,学龄前期(3~6岁)儿童占比最多(40%);外伤原因以意外摔伤或撞伤(65人,39%)、交通事故(80人,48. 5%)为主; 76例(46. 1%)为单纯脾挫裂伤,89例(53. 9%)合并其它损伤(包括肺脏外伤、骨折、肝挫伤、泌尿系损伤等)。超声、CT平扫和增强CT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8. 3%、81. 9%和98. 6%。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在收缩压、入院血色素以及有输血史人数的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输血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OR=12. 255,95%CI:1. 410~106. 531)。结论脾外伤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多见;增强CT在诊断外伤及合并损伤中具有较为优质的临床价值;非手术治疗是儿童脾外伤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输血史的患儿有更大概率接受手术治疗。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