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陕西高校学生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流行期间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7—9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选取18~28岁陕西省高校在校生共1 667名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for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PQEEPH)。对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QEEPH量表5个因子得分分别为:抑郁(0.29±0.48)分、神经衰弱(0.27±0.46)分、恐惧(0.92±0.60)分、强迫-焦虑(0.15±0.34)分和疑病(0.26±0.44)分,以恐惧因子得分最高。有15.4%存在抑郁性情绪偏离,在情绪偏离中占比最高;情绪障碍中以强迫-焦虑性情绪障碍比例最高,占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年级与抑郁(OR=1.61,95%CI=1.05~2.47)、强迫-焦虑(OR=1.56,95%CI=1.05~2.31)和疑病(OR=2.01,95%CI=1.16~3.47)情绪障碍呈正相关,非医学专业与恐惧情绪障碍呈正相关(OR=2.16,95%CI=1.18~3.95),面对疫情不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与5种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17~0.51),居住地在乡镇和农村与神经衰弱障碍呈负相关(OR=0.58,95%CI=0.38~0.87),性别为女生与疑病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34,95%CI=0.19~0.62)(P值均<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减少学生的恐慌以及其他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