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镇痛镇静及氧化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分娩的102例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镇痛,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在镇静前后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胎心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记录产妇实施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实施镇痛前的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10 min及30 min,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分别为(4.3±0.7)分、(3.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8)分、(3.7±0.7)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7±0.6)分、(3.7±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5)分、(2.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镇痛前后,观察组产妇胎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SOD、CAT、GSH水平分别为(626.2±30.5) U/mL、(481.6±25.4) U/L、(328.2±20.1) 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8±30.1) U/mL、(347.9±22.1) U/L、(249.8±25.3) nmol/L,NO、MDA水平分别为(181.1±15.8)μmol/L、(254.2±35.8)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25.2)μmol/L、(391.3±41.3)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实施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的1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助于产妇术后镇静,减轻产妇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单位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