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白介素33的变化和可能的作用

作者:黄立添; 孙青; 厉华; 杨毅卿; 杭春华
来源: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 12(01): 13-16.
DOI:10.3969/j.issn.1672-7770.2015.01.004

摘要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在大鼠脑组织中白介素33(IL-33)的变化情况并探讨IL-3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可能作用。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 h、6 h、12h、24 h、2d、3d组共7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模型,并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IL-33的表达,用RT-PCR检测IL-33和IL-1βmRNA的水平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IL-33表达的升高,同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IL-33和IL-1β的mRNA变化水平有正相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提高IL-33的表达;IL-33有可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