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探究微小RNA(miRNA)-365a-3p对其恶性生物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TNBC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并统计TNBC患者的肿瘤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65a-3p在组织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将miR-365a-3p模拟物(mimic)及阴性对照(NC)mimic转染至MDA-MB-453细胞后分别通过CCK-8实验、克隆平板形成、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TNBC细胞的恶性生物行为。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miR-365a-3p靶通路,并对细胞质双面蛋白酪氨酸激酶(JAK)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TNBC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miR-365a-3p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瘤越大、Ki67表达水平越高、浸润范围越深、存在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越差者miR-365a-3p表达水平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转染miR-365a-3p mimic后能显著抑制MDA-MB-468细胞株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JAK与miR-365a-3p存在相同位点,且JAK-WT+miR-365a-3p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与JAK-MUT+miR-365a-3p共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iR-365a-3p mimics明显抑制JAK、STAT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65a-3p与TNBC肿瘤不良进展有关,并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TNBC细胞的恶性生物行为。

  • 单位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