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分子学特征。方法对24例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及62例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进行靶向测序, 利用权威数据库进行变异注释及氨基酸突变分析, 推测可能致病性突变。结果 17例(71%)CEL患者检出37种克隆性异常, 但未发现重现性突变位点及热点突变区域, 19例伴PDGFRA重排患者未检出致病性突变, 2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伴FGFR1重排患者及1例进展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伴PDGFRB重排患者分别检出ASXL1、RUNX1和NRAS的致病性突变。49例(71%)HES患者检出102种克隆性异常, 主要热点突变区域包括:CEBPA Exon1、TET2 Exon3、ASXL1 Exon12、IDH1 Y208C和FGFR3 L164V。其中2例经伊马替尼单药治疗获得血液学缓解的HES患者分别检出CRRLF2 P224L和PDGFRB R370C点突变。结论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CEL致病因素单一, 疾病进展可能有其他突变参与。HES可能由具有热点突变区域的多种基因参与致病, 部分突变位点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
-
单位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