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慢滤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探究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进水碳氮比、pH值)对二级出水中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和鸟分枝杆菌)和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并分析慢滤表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中条件致病菌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慢滤对条件致病菌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大于无生物膜慢滤,当碳氮比为10和pH值为7时,生物膜慢滤对上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且水中DOC浓度与条件致病菌含量均呈正相关性;在进水碳氮比为10时,滤料表面生物膜中根瘤菌属、浮霉菌属等优势菌属的占比较大;当进水pH值为7时,硝化螺旋菌属和变形菌属等优势均属的占比更大;生物膜中的硝化螺旋菌、根瘤菌、拟杆菌和酸杆菌均对条件致病菌的生长起到一定抑制的作用,有利于条件致病菌的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