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西南典型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元素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19年7月、10月在攀枝花市5个环境受体点位采集了150个PM2.5样品,并对PM2.5中Ti、V、Cr、Mn、Ni、Cu、Zn、As、Pb、Cd、Ba、Fe、Al共13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试,利用因子分析和健康风险模型分别对金属元素的来源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攀枝花市ρ(PM2.5)均值为33.0μg·m-3,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级标准(35μg·m-3).所测金属元素在PM2.5中占比在4%—12%之间,浓度较高的Fe、Al、Zn、Ti、Pb等5种元素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259.8、288.0、130.6、129.2、82.4 ng·m-3,其余元素质量浓度大小顺序分别为Mn(34.8 ng·m-3)>V(24.3 ng·m-3)>Cu(18.0 ng·m-3)>Ni(13.5 ng·m-3)>As(7.2 ng·m-3)>Ba(6.9 ng·m-3)>Cr(5.1 ng·m-3)>Cd(1.2 ng·m-3).与国内其它矿业城市相比,Fe、Ti、V等3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其余元素相差不明显.源解析结果表明,矿山开采和土壤扬尘、钢铁、交通污染、燃煤是攀枝花市PM2.5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对Ni、Cr、As、Cd、Mn、Cu、Zn、V、Pb等9种有毒重金属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Mn对儿童产生非致癌风险,风险值为1.58,其余有毒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健康影响较小,风险值大小依次为Mn、Cr、As、Pb、V、Cd、Ni、Cu、Zn. Cr对人体有致癌健康风险,As、Ni、Cd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10-6—10-4)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