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考察了审计师对客户商誉减值行为的反应,结果发现,商誉减值损失与审计努力程度、审计费用以及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倾向之间均呈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审计师会将商誉减值视为风险提高的标志,从而通过提高审计努力程度、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提高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等手段来应对相关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商誉减值会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提高,这可能是审计师相关反应的重要原因.2)就审计投入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而言,审计师仅对客户过度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敏感;但就审计定价决策而言,审计师对客户商誉减值计提不足的行为更敏感.3)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师对商誉减值的反应更明显;4)与非"四大"相比,"四大"对商誉减值的反应更为明显.此外,在商誉减值密集行业及密集年份,审计师对客户的商誉减值行为更敏感.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审计师对商誉减值相关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而且可以为商誉及其减值的监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