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7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亚非; 安刚; 徐燕; 邓书会; 邹德慧; 王迎; 赵耀中; 邱录贵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9, 22(03): 117-119.

摘要

目的:观察脂质体阿霉素(PLD)联合长春新碱(VCR)、地塞米松(Dex)±沙利度胺(Tha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7例初治或复发难治MM患者接受DVd(PLD40mg·m-2 d1、VCR2mg d1、Dex40mg d1~4)或DVdT(PLD及VCR用法用量同上,Dex:40mg,d1~4、d9~12;Thal:100mg,d1~21)治疗,按照EBMT标准评价疗效、WHO标准判断毒副反应。结果:①17例患者共完成了34个周期的治疗,总有效率(ORR=CR+nCR+VGPR+PR)为58.8%,与国外文献报道接近,与历史上我院采用的VAD及其类似方案相比疗效也接近。②采用DVd方案治疗的11例患者的ORR为4/11(36.4%)。其中6例初治患者的ORR为2/6(33.3%)。采用DVdT方案化疗的6例患者均为初治病例,其ORR为6/6(100%)。对于初治患者,DVdT方案的ORR显著好于DVd方案。③多数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为1~2级且可耐受。17例患者中有13例在接受DVd(T)化疗前心电图或心脏B超示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或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但均未因化疗增加心脏毒性。DVd组与DVdT组的毒副反应接近。结论:DVd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适当延长Dex用量并加入Thal可以在不增加化疗相关毒性的同时显著提高DVd方案疗效。

  • 单位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