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等国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尝试开展零基预算实践,但由于预算编制程序复杂、工作量及技术难度大、预算监督力度不足等原因,国内外对零基预算的探索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他们都将零基预算作为一种预算方法而非预算理念加以运用。这种做法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在现实中必然碰壁。而如果将零基预算作为一种预算理念,则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8金融危机后OECD国家带有零基预算性质的支出审查得以迅速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就证明了这一点。在零基预算从方法到理念的演进过程中,其繁琐的编制程序被舍弃,但其理念和核心策略却通过支出审查、绩效预算、以风险为导向、聚焦关键部门、实施程序控制的方式融入预算环节,从而实现了既定预算目标。我国应借鉴OECD国家的经验,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实施以支出审查为核心的措施,并在实践中推动相关预算改革,以促进财政支出结构的全面优化。
-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