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面神经电图参数探究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期89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地塞米松、更昔洛韦、甲钴胺针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神经传导功能、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unny brook评分为(90.34±2.24)分,面瘫评分标准(Portmann)为(13.83±2.34)分、面部残疾指数(FDIP)评分为(20.54±2.28)分高于对照组Sunny brook评分(81.27±2.18)分,面Portmann(12.18±2.12)分、FDIP评分(19.06±2.04)分,面部残疾社会生活指数(FDIS)为(10.08±2.05)低于对照组FDIS(11.66±2.2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肌M波波幅(0.79±0.16)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25±0.38)mV、口轮匝肌M波波幅(1.79±0.41)mV、上唇方肌M波波幅(2.09±0.43)mV均高于对照组额肌M波波幅(0.35±0.04)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09±0.22)mV、口轮匝肌M波波幅(1.29±0.20)mV、上唇方肌M波波幅(1.79±0.38)mV,运动潜伏期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皮素(ET)水平(87.12±3.75)pg/mL低于对照组ET水平(121.45±3.32)pg/mL,一氧化氮(NO)水平(65.06±3.54)μmol/mL高于对照组NO水平(43.26±3.64)μmol/mL(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因子对急性期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预后面神经功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内皮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性。

  • 单位
    神经内科;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