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钳引线桥接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作者:尚林; 马富强; 李琦; 王亚磊; 张小龙; 孙士强; 贾光辉; 王翔宇*; 王爱国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03).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卵圆钳引线桥接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18例, 女2例;年龄24~43岁[(29.5±7.6)岁]。均为单侧损伤, 其中左侧13例, 右侧7例。所有患者体检跟腱局部触诊有凹陷, Thompson试验阳性。在跟腱内侧做纵向切口, 卵圆钳辅助在跟腱近端引3条不可吸收缝线, 绕过断端固定至跟骨, 断端采取4-0可吸收缝线进行束束缝合。记录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比较术后3, 6, 12个月患侧与健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观察手术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13.2±2.5)个月]。手术时间为40~66 min[(52.0±10.3)min]。切口长度为3~4 cm[(3.3±0.7)cm]。术后3, 6个月患侧踝关节背伸[(5.6±1.5)°、(10.5±0.2)°]和跖屈活动度[(28.4±3.2)°、(33.5±1.5)°]与健侧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患侧踝关节背伸[(13.9±0.7)°]和跖屈活动度[(38.3±4.4)°]与健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6, 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58.3±5.4)分、(84.9±7.1)分、(91.8±6.3)分, 呈逐渐增高趋势(P均<0.05)。术后3, 6, 12个月ATRS分别为(60.5±4.9)分、(85.5±9.0)分、(93.1±5.7)分, 呈逐渐增高趋势(P均<0.05)。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及跟腱二次断裂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1个月在锚钉置入部位出现疼痛, 通过积极功能康复, 术后4个月症状消除。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跟腱止点短暂性疼痛,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2周后疼痛消失。结论采用卵圆钳引线桥接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手术时间短, 切口小, 术后跟腱功能恢复好, 并发症少。

  • 单位
    郑州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