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古汉语中"而"的对称代词用法,过去受限于材料,认识一直很含糊。不少学者主张读如"尔",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用同"乃",前者也是当前出土文献研究者最流行的看法。随着古文字材料不断增多,出现这种"而"的文例也越加丰富。本文对出土和传世文献中对称代词"而"进行全面清理和集中考辨,指出当前确切无疑的用例最早见于春秋早期的秦武公鼎铭文,做定语和主语是最主要的语法功能。这种"而"常出现在要求、引导、劝诫、警告等语境或盟誓、爻辞等特定语体中,呈现出强调尊威、拔高发出者身份地位的语用特征。"而"与"尔"上古读音不近,既非通假也非同源。代词"而"是"乃"的分化,同源但非通用。"而"是上古汉语一个相对独立的对称代词,不宜与"尔"或"乃"简单趋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