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其学科使命并非仅限于对“文学”的审美,同时蕴含着一种指向“民间”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寓于知识分子与民间二重主体“平等交流”和“共同觉醒”的学科实践逻辑中,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路蔓延,不断丰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内涵。重新梳理与回顾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学科发展历史的认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科使命与理想的再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