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们一般会把“德性是知识”这一命题归到苏格拉底的名下,但他实际主张的是:“德性是智慧”。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认为人无法获取智慧,我们需要不断审察诸意见才能趋向于智慧。苏格拉底借此提醒我们,这种审察本身就是属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首先借伦理德性来反驳苏式命题,后来又通过明智德性认可苏格拉底的主张。这样的论述方式建立在亚里士多德预定努力的结果,他尽可能地延迟对苏格拉底的认可。在此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完成了对诸伦理德性的论述,以此捍卫习惯和行为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人们,只有伦理德性结合明智才能使人获取幸福,而沉思智慧的生活则是人们应该不断追寻的。通过对两个文本的差异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性是知识”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