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常见表现。血流剪切力是血流与血管内皮间产生的平行于管壁的摩擦力,通常把它作为血流阻力大小的判断指标。临床中,心绞痛患者通过服用扩血管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狭窄血管的血流阻力,达到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的目的。但对于积极干预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说明单纯降低血流剪切力并不能完全改善缺血区的血流动力学,提示血流剪切力与血流动力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拟从流体力学的角度阐述提高血流剪切力在改善心肌缺血区血运重建中的作用。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