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1936年译本从西方人审美角度第一次对《西厢记》进行了全面的诠释,把他对当时中国的认知融入译本的创作中。哈特对元杂剧元素的保留和对原文本较为忠实的处理,为西方读者领略《西厢记》的精湛魅力,也为后续译者对该剧的不断加工创作做了先期的有益尝试。本文以哈特的戏剧英译为个案,从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分析其翻译手法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探讨戏剧英译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