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行泄泻一词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古人认为此病有异于五更泻,其主要与脾、肾相关,责之于脾肾虚弱,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之调畅气机功能可影响脾之运化。故在临床上治疗经行泄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敛肝理气为辅。
- 单位
经行泄泻一词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古人认为此病有异于五更泻,其主要与脾、肾相关,责之于脾肾虚弱,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之调畅气机功能可影响脾之运化。故在临床上治疗经行泄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敛肝理气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