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青少年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2名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在粘接托槽前、粘接托槽半年后、粘接托槽1年后及拆除托槽时4个时间点,检查患者所有恒牙牙釉质脱矿情况,并收集调查问卷,记录分析拟调查因素,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固定正畸治疗后,78.8%的患者发现新发白垩斑,53.8%出现新发龋。其中上切牙为白垩斑最好发牙位,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为龋最好发牙位。氟斑牙患者不易患白垩斑(RR=0.081)。使用非自锁托槽患者有易患白垩斑的趋势(RR=0.750)。口腔卫生差者更易出现新发白垩斑及新发龋,治疗前有龋者更易出现新发龋(P<0.05)。结论:患者在固定正畸过程中出现新发白垩斑,多与氟牙症、托槽类型及口腔卫生有关;出现新发龋与口腔卫生及治疗前的患龋情况有关。
-
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