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探讨数字技术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到底发挥何种作用﹑以何种形式实现,从农民﹑农业﹑农村3个方面分析数字技术助农增收的作用机制,从数字技术促农增收的政策环境﹑基建水平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此外,采用2013—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将其与城镇居民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数字技术促农增收的政策环境已逐步形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多措并举保障数字技术被农民群体接纳和推广,数字技术促农增收的效果逐渐凸显,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入2万元大关,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大;但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人才较为匮乏以及“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乡村数字化发展中收入不均衡风险等问题。由此提出健全数字化法律法规体系﹑多方力量参与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技术素养从而平抑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以弥补数字技术不足等对策建议。
-
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广东省科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