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3年1月成立于上海的朴社,是一家具有知识分子性质的出版机构,由郑振铎、顾颉刚等十人发起成立。其创办的初衷在于解决知识分子的生计问题,试图通过"以商养学"达到经济独立、专心学术的目的。朴社运营十五年之久,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作为朴社的灵魂人物,顾颉刚的人生际遇、学术情境都深刻影响着朴社的发展变动。1924年,因"齐卢之战",上海朴社解散,随后顾颉刚在北京重组朴社。北京朴社出版了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书籍,最负盛名者当为《古史辨》。朴社虽然拥有众多出色的学者,也出版了一批耀眼的书目,但由于其业余性质、人力资源结构和出版策略等问题,始终未能跻身大书局行列,朴社同人所期待的经济独立最终未能实现。朴社的成立及其运营过程,体现了时代变局中知识分子为重建知识尊严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