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致密砂岩微观结构控制着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运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刻画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分为大孔(孔隙半径大于0.10μm)、中孔(孔隙半径介于0.01~0.10μm)和小孔(孔隙半径小于0.01μm),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强烈的压实作用是致密砂岩储层普遍致密化的原因,在强烈压实作用的基础上,胶结作用加剧了储层的致密化,而溶蚀作用则改善了储层的品质;在致密砂岩储层中,不仅不同储层之间差异性较大,而且同一储层内部的微观结构也非常复杂;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隙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其中大孔控制着储层的物性;根据大孔孔隙度,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3类。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分形理论相结合,能够定量地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而确定影响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为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