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手段对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使用该类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我院患者疑似出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采取询问甄别过敏史、判断过敏反应类型、皮试观察、渐进式给药等药学监护手段对其进行评估与治疗。结果 104例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中,4例为既往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余100例为过敏患者,经药师会诊后,选定抗感染方案,治疗过程中全程药学监护,按拟定的原则选择侧链结构不同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治疗过程中皮试阳性有4例,使用过程出现过敏有5例,均需渐进式给药;100例对β-内酰胺类过敏患者在药学监护下共99例选用该类药物。结论 基于药学监护手段下,根据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的机制,按照拟定的选药方法选择侧链结构不同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为医务人员处理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
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 东莞市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