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激活素A受体2B(ACVR2B)、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MPR1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基因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大白和长白母猪为试验对象,采用DNA混池测序对猪ACVR2B、BMPR1A和BMPR1B基因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利用GenoPlexs?基于多重PCR的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技术对候选SNPs进行分型,并与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ACVR2B基因筛到2个单碱基突变和1个缺失多态,分别为g.23259668T>C、 g.23260159(delG)和g.23260324C>T,命名为P1、P2和P3;BMPR1A基因g.87887024-87887026(delTGG)筛到1个缺失多态,命名为P4;BMPR1B基因筛到5个单碱基突变,g.124593852G>A、g.124561254G>C、 g.124561098C>T、g.124546851A>G和g.124542062T>C,分别命名为P5、P6、P7、P8和P9。关联结果显示:ACVR2A基因的P1、P2和P3这3个位点完全连锁遗传,与长白母猪出生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相关(P<0.05),与大白母猪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相关(P<0.05);BMPR1A基因P4位点与长白母猪出生窝重显著相关(P<0.05);BMPR1B基因P5位点与长白母猪总产仔数极显著相关(P<0.01),与出生活仔数显著相关(P<0.05),与大白母猪出生窝重显著相关(P<0.05);P6位点与长白母猪总产仔数显著相关(P<0.05),与大白母猪出生活仔数显著相关(P<0.05);P9位点与大白母猪出生窝重极显著相关(P<0.01),与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相关(P<0.05)。联合基因型显示:P6-P7的联合基因型与大白母猪出生活仔数和出生窝重显著相关(P<0.05),CGCT组合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P8-P9的联合基因型与大白母猪出生活仔数、出生窝重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相关(P<0.05),GGTC组合基因型为出生活仔数和出生窝重的优势基因型,GGCC组合基因型为校正21日龄窝重的优势基因。结论:本研究筛选的9个位点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可作为潜在的遗传标记,为猪分子育种提供参考,并推测BMPR1B基因可作为母猪产仔性能的主效基因。
-
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