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松毛虫是我国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一旦暴发成灾则会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生态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会改变森林的演替方向。本文将松毛虫发生的驱动因素及暴发后灾害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松毛虫种群数量的环境因子,并归纳松毛虫的监测技术、预测手段和防控措施。在宏观尺度上,松毛虫的繁殖和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松毛虫发生概率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在中观尺度上,松毛虫更倾向在阳坡、缓坡、山脊、海拔低、土壤厚度薄的纯林中暴发。在松毛虫的监测预测中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可靠性,林区面积大,监测人员少的难题,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在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安全高效的特点,成为我国松毛虫防控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使用。此外,对该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总结,可为松毛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