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举办于1941年8月的"边区美术展览会"长期以来较少获得研究者的深究,但围绕其而展开的争论及相关批评话语,对其后的延安美术乃至新中国美术的价值追寻、审美标准等问题起到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围绕"边区美术展览会"展开的争论及其批评话语的研究,指出这场争论的发生,一方面是基于战时状态下对批评的重新认识和整合;另一方面是抗战形势变化与艺术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所致。与此同时,争论的话语实践及同期相关事件在"创作的现实问题"和"批评的理论问题"上所呈现出的复杂、矛盾境况,亦进一步佐证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必要性和《讲话》的实用特性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