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学教育是个人成长的起点教育,对个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会影响学龄儿童获取教育的便利性和公平性,对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以桂林市老城区公办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借助核密度分析法、指标信息熵模型和网络服务区法,从数量、质量和可达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育资源呈现“多中心集聚”的空间结构,非核心地区学校的质量得分比核心地区要高,可达性呈现“内环高、外环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非核心区较多的学区具有可达性盲区等特征。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中小学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