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计8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42.23±1.20)岁;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0例, 年龄(42.30±1.18)岁。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呼吸肌运动、呼吸肌训练、全身操练习)。记录两组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最大呼气流量(PEF)(4.58±1.39)L/s、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88±0.63)L、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75.58±10.21)、6 min步行距离(452.88±32.14)m, 高于对照组的(3.31±1.30)L/s、(1.03±0.20)L、(65.21±10.16)、(325.20±25.31)m,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前两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6.37±1.26)分、(95.40±2.52)分、(96.75±1.70)分、(95.30±1.46)分, 高于对照组的(87.55±1.37)分、(82.58±2.61)分、(85.41±1.43)分、(86.78±1.26)分,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8.52±1.29)d比(21.94±2.27)d],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4 736.31±388.98)元比(5 780.85±589.51)元], 临床满意度评分和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7.80±1.36)分比(53.40±2.39)分、(28.68±1.46)分比(24.96±3.1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 有利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 生存质量的提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