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68例168眼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6例56眼。A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 B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 C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1周、 1个月、 3个月及6个月时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记录并比较三组治疗次数和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次数为(1.2±0.3)次, B组为(2.4±1.1)次, A组低于B组(P <0.05)。A组患眼接受激光能量为(95.8±3.6) eV, C组为(116.3±5.6) eV, A组低于C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呈逐渐减小趋势。治疗后1周、 1个月、 3个月及6个月A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C组(P <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小于C组(P <0.05); B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未见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