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银屑病患者皮肤超声生物显微镜声像图表现,计算各个时期皮肤厚度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0例,其中进行期患者50例、静止期50例、退行期50例。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其表皮、真皮厚度,观察表皮与真皮之间低回声暗带的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皮肤声像图表现为表皮、真皮不同程度增厚,结构紊乱,其内皮肤附属器显示清晰。表皮与真皮之间的低回声暗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时期银屑病患者表皮、真皮、暗带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9.239、26.899、37.902,P值均<0.01)。表皮厚度进行期与静止期、退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9、18.987,P值均<0.01),静止期与退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2,P<0.01);真皮厚度进行期与静止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2,P>0.05),退行期与进行期、静止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8、5.941,P值均<0.01);低回声暗带厚度进行期与静止期、退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73、7.540,P值均<0.01),静止期与退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26,P<0.01)。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不同,可观察银屑病患者表皮、真皮及中间暗带的结构变化,各个时期皮肤厚度不同。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