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相对态”思想实验中,埃弗雷特将冯·诺依曼“波函数坍缩”假设构造出与时序实在性不相容的悖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世界解释。然而,多世界解释颇具争议。最具代表性的是,惠勒批评了脱离“观测”的“观测者”概率问题。埃弗雷特的支持者们试图处理这个问题,但一直未能奏效。本质上,时序悖论与观测者概率问题是相关的,通过改进模型难以实现对单一问题的避免。而且,通过思想实验方法,在多世界解释框架下可镜像地构造出“世界分叉”时序悖论。因此,埃弗雷特所批评的哥本哈根解释的时序问题,既是多世界解释的出发点,也是它本身的缺陷所在。这也论述了在退相干解释与多世界解释之间,何以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过渡性解释模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