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浆餐盒在不同工况下释放产生的微颗粒分析

作者:胡毅; 莫春茹; 余稳稳*; 胡长鹰*
来源:包装工程, 2023, 44(05): 130-138.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05.017

摘要

目的 研究植物基一次性甘蔗浆(Sugarcane Pulp,SCP)餐盒在经历高温高湿、摇晃、冷冻和微波等工况后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浓度和形貌,为SCP餐盒的生产和规范使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根据购买的15种商用SCP餐盒在水中的总迁移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不同组别的餐盒在经历不同工况后,模拟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释放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生的微颗粒数量浓度和形貌进行测定。结果 大部分SCP餐盒在70℃的水中2h的总迁移量超过10mg/dm2,经历不同工况后的产生的微颗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500μm,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12.19±0.45)~(123.90±28.80)μm。SEM结果显示,微颗粒大多呈纤维状和球状,可能是从餐盒的表面直接脱落产生的。此外,模拟外卖配送的摇晃工况促进了微颗粒的脱落,且样品经过270 d的高温高湿处理后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 SCP餐盒在水中脱落的微颗粒的平均粒径和浓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且模拟外卖配送的摇晃工况会促进餐盒表面微颗粒的脱落,从而随饮食摄入进入人体。这类微颗粒对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毒性,因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对微颗粒的毒性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应改进和规范SCP餐盒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微颗粒或其他污染物的产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