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对于不同风险分层人群的肠道准备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08例, 其中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108例和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100例。利用区组随机化法, 将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分为A组(乳果糖+聚乙二醇组)54例和B组(聚乙二醇组)54例, 将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分为C组(乳果糖+聚乙二醇组)49例和D组(聚乙二醇组)51例, 观察各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进镜及退镜时间、息肉及腺瘤检出率、不良反应等。结果在肠道准备高风险人群中, A组波士顿评分、腺瘤检出率[(6.35±1.15)分、46.3%]显著优于B组[(5.76±0.89)分、22.2%, P均<0.05], A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B组[(1.20±0.85)h比(3.29±2.93) h, P<0.05]。A、B两组肠道准备充分率、息肉检出率、排便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肠道准备低风险人群中, C组患者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D组[(1.65±1.35)h比(3.42±2.64)h, P<0.05],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44.9%比64.7%, P<0.05)。C、D两组肠道准备充分率、波士顿评分、息肉及腺瘤检出率和排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肠道准备高风险患者中, 采用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清肠方案效果优于传统聚乙二醇方案, 能提高波士顿评分、腺瘤检出率, 缩短首次排便间隔时间, 且安全性好, 优势明显。而对于肠道准备低风险患者, 采用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方案与传统聚乙二醇方案比较优势不明显。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