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粉垄耕作深度和间作大豆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为提高木薯种植经济效益和提高现有耕地利用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华南205木薯和桂春15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粉垄耕作深度处理下,木薯‖大豆按50 cm的间作行距进行种植,动态测量木薯的农艺性状,称量木薯和大豆产量,并分析粉垄耕作深度和间作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1)粉垄耕作深度能显著影响木薯生长前期的株高、茎径,粉垄深度越深其株高越高、茎径越大,但对木薯生长中后期的株高、茎径影响并不显著;在相同粉垄耕作深度下,间作木薯株高、茎径均低于单作木薯,但差异不显著。(2)间作条件下,粉垄耕作深度与株高、单株薯重、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粉垄耕作深度下,间作木薯产量均低于单作木薯产量,降幅为3.16%~7.19%;其中CF30、CSF30鲜薯产量分别为42 104.4 kg/hm2、39 862.2 kg/hm2,分别显著高于C10、CS10处理,增幅分别为7.50%、9.88%;木薯鲜薯单位面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F30、CF40、CF20、CSF30、CSF40、C10、CSF20、CS10。(3)木薯‖大豆间作群体的总产值均显著高于木薯单作的产值,其中CSF30产值最高,为36 254.3元/hm2,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处理,增幅为9.32%~32.23%;单位面积总产值从高到低依次为CSF30、CSF40、CSF20、CS10、CF30、CF40、CF20、C10;间作群体总LER均大于1,为1.39~1.43,其中最高的是CSF30,为1.43。【结论】CSF30处理群体总产值、LER值最大,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木薯种植效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