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辣椒生长的调控作用

作者:吕雪莹; 赵龙; 马玉申; 揭红东; 揭雨成*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2023, (03): 21-26.
DOI:10.16498/j.cnki.hnnykx.2023.003.005

摘要

为了筛选出辣椒在遭受轻度干旱胁迫时适宜于开花坐果期应用的抗旱效果好的外源生长调节剂及其合适的浓度,以辣椒品种软皮2307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0.1%24-表芸·三十烷醇、1%吲哚丁酸·三十烷醇、1%吲哚丁酸·S-诱抗素、5%糠氨基嘌呤和4%三十烷醇·苄氨基嘌呤对辣椒生理活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喷施上述5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都可以提高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的前2个处理为A2(0.1%24-表芸·三十烷醇2×10-2 mg/L)和C1处理(1%吲哚丁酸·S-诱抗素2×10-2 mg/L),分别比CK增加59.60%和52.10%,B1处理(1%吲哚丁酸·三十烷醇2×10-2 mg/L)的胞间CO2浓度增加最多,比CK增加12.85%,B1处理的气孔导度值最高,B1和C2处理(1%吲哚丁酸·S-诱抗素4×10-2 mg/L)的蒸腾速率最高;喷施生长调节剂后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POD活性和辣椒产量均比CK增加,而MDA含量比CK明显下降,其中SPAD增加较多的前3个处理为A2、C1和C2处理,分别较CK增加36.21%、25.55%和24.36%,POD活性增加较多的前4个处理为C1、A2、C2和B1处理,分别较CK增加50.60%、43.69%、29.94%和24.58%,产量增加较多的前4个处理为C1、A2、B1和C2,分别比CK增加48.71%、41.84%、37.01%和35.92%,MDA含量下降较多的前2个处理为C1和A2,分别比CK下降41.94%和40.86%。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以A2和C1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B1和C2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