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财政左支右绌,不得不举债以纾财困。甲午战争前,时人呼吁“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建议清廷筹借外债以厚库帑。然部分知识分子发觉,外债不仅利息甚高,折扣又大,且致利权旁落,反对国家举借洋债。他们从传统爱国伦理出发,呼吁政府可汇民众报国之心筹集内债。这影响了清廷中枢财政决策,清廷随即发行了息借商款、昭信股票、爱国公债等多只内债。但受限于晚清中国的债信与金融网络环境,内债募集只能强征硬勒,因此在民众看来,“爱国”的公债无非是变相的“苛捐”,最终募款寥寥。这也表明,无论是“外债救国”论,还是“内债报国”论,或都难以挽救江河日下的晚清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