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状况(SES)的关系,为贫困地区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依托中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及改善研究项目,2020年10—12月纳入陕西和四川两省3个国家级贫困县1 059名学龄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并对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主成分分析法纳入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5项指标构建SES作为解释变量。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SES与生长发育(身高、体重、腰围、BMI)和营养状况(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关系。结果 学龄儿童的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肥胖、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2.8%、7.4%、26.0%、14.4%、24.5%。高SES组比低SES组儿童的腰围、BMI分别高2.50cm(95%CI:1.14~3.86)、0.76kg/m2(95%CI:0.27~1.25),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风险分别高63%(OR=1.63, 95%CI:1.12~2.38)、62%(OR=1.62, 95%CI:1.10~2.39)(P<0.05)。结论 西部贫困地区儿童面临双重营养不良的挑战。SES与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风险呈正相关。在消除贫困地区儿童消瘦的同时需要遏制肥胖的快速增加,同时重视儿童家庭环境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