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术后B级和C级胰瘘积液的分型及处理流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232例行各种胰腺手术的患者资料, 筛选诊断为B级及C级胰瘘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的46例患者。男性32例, 女性14例;年龄(60.2±13.7)岁(范围:18~85岁)。收集患者术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 对纳入患者的腹腔、盆腔及腹膜后积液位置进行分型, 并统计确诊胰瘘时引流管状态。应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穿刺时间与病死率关系, 计算最佳穿刺时间。通过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结局指标。结果根据随机森林模型结果, 最佳穿刺时间为确诊胰瘘后5.38 d内。根据最佳穿刺时间将46例患者分为早期穿刺组(21例)和晚期穿刺组(25例)。根据术后确诊胰瘘时CT检查影像显示的积液位置, 将46例患者的积液分为4型:胰周型15例(32.7%)、胰外上腹型19例(41.3%)、胰外下腹型6例(13.0%)、弥漫型6例(13.0%)。分析确诊胰瘘时引流管状态, 其中10例患者引流管通畅未移位(21.8%), 18例患者出现引流管移位(39.1%), 18例患者引流管拔除或堵塞(39.1%)。早期穿刺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9.0%(4/21), 晚期穿刺组为8.0%(2/25)。晚期穿刺组的引流液培养阳性率[88.0%(22/25)比42.9%(10/21), χ2=10.584, P=0.001]、二次手术率[24.0%(6/25)比0(0/21), P=0.025]、出院后90 d内再住院率[32.0%(8/25)比4.8%(1/21), χ2=5.381, P=0.020]均高于早期穿刺组, 且术后住院时间[M(IQR)]延长[24(20)d比39(53)d, Z=3.023, P=0.003]。结论胰腺手术后B级和C级胰瘘患者积液位置可分为4型, 对于胰瘘患者, 早期影像学评估可及时发现腹水。一旦发现积液, 早期穿刺置管引流可能有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结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