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拔旺矿床是丹池成矿带南段五圩矿田内近年来探明的一个锡锌多金属矿床,其锌储量达中型,矿体呈切层脉状或似层状产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南丹组第三、四段灰岩中。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判据,是该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文章应用LA-MC-ICP-MS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手段,对拔旺矿床Ⅰ号矿体中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BW4、BW5两件样品的~(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分别为(93.1±4.8)Ma(n=24,MSWD=1.5)和(85.3±6.3)Ma(n=23,MSWD=2.1),~(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9.3±6.3)Ma(n=24,MSWD=0.86)和(82.9±5.3)Ma(n=23,MSWD=1.08)。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发表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果,表明拔旺矿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期,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区域地质及年代学对比表明,右江盆地晚白垩世存在与新特提斯洋或古太平洋俯冲-后撤作用相关的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成岩-锡成矿事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