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低钙饲料联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料+生理盐水)和模型组(低钙饲料+地塞米松),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每3天注射一次地塞米松,按照1 mg/kg的给药剂量在大鼠的腿部肌肉进行注射,空白组每3天注射一次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6周。分别在给药4周后通过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对大鼠进行骨密度检测,第6周时再次对大鼠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并对其骨灰重/干重、骨钙、骨磷、血钙、血磷、骨组织形态学等指标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结果第4周模型组的骨密度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模型组的骨密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第6周模型组骨组织中的灰重/干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第6周模型组的骨钙和骨磷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第6周模型组血清中的钙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第6周模型组血磷的浓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从第6周的病理组织切片中可明显看出模型组的骨小梁不完整,且存在大量脂肪细胞。结论低钙饲料联合地塞米松的造模方法切实可行,且能缩短造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