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袁宗道精研性命之学,直接问性于良知,于情念的穷之又穷中,抵达“直”性、生理。袁宗道重建了性、心、情念关系,在随感辄应的情念之基础上,通过“知”的过程树立心性本体与自我。他在触物遇境之际来阐释“心”为何物,并以唯识论来阐释“心之管则思”的认知机理,认为“真心”与“我”的出现依赖于根尘之虚妄的消解与本体实相的显露,从而树立了新的理本体与新的意识结构。基于此,袁宗道有“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之论,其内容包括“器识”为范型的认知与审美方式以及“辞达此理”的语言论。袁宗道论证了普遍存在的理,创构了超越天地秩序的新自我,在诗学上已然突破借助易学理路构建新思的王、李之学,带来了诗学话语体系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从意到念的意象论转向。
-
单位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