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译文是一种话语表征,也是建构民族身份的重要方式。而个体译者自身的民族身份定位对译作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译者的自身民族身份也受到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使命的影响。成长和成熟于国家命运多舛的年代,幼年接受过儒家"哀民生多艰"思想,少年、青年融入西方教育环境的翻译家杨宪益,"爱国、忧国、为国"是其一生不变的情感主题。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也在译作中有着清晰的表达和传递。因此,对杨宪益译者民族身份内涵研究成为理解译者和译作的一把钥匙。本文基于翻译家杨宪益的通信、采访、传记、档案等相关研究文献,以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及其执行的翻译任务为指引,展开梳理其民族身份意识的形成脉络、厘清译者自身的主体性定位、还原翻译实践中作为译者的职责。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