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吕柟对《大学》“格致诚正”工夫的阐释

作者:萧平; 孙果露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9(02): 25-29.
DOI:10.13467/j.cnki.jbuss.2019.02.007

摘要

吕柟是明代中期关中地区的理学名儒。他以程朱理学为宗,并继承了河东之学朴实无华、躬行实践的学风,对《大学》的"格致诚正"做了新的阐释,认为"格物穷理"即是"观察求取"。"物"包括"身之所到""事之所接""念虑之所起",与阳明心学的某些观点相通。"知"蕴含在人伦事物之中,"穷理"的方法是随时随处格物,然后再"同类者相推"。在诠释"正心"时,吕柟提出了"中心"的概念,即人心不放失于外,而在"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工夫的次序上,则表现出对程朱理学的维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