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语式“X倒是X”格式可以表达“不完全认可”义已得到研究者广泛的认同。但通过语料分析,语篇视角中“X倒是X”格式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出现了一些“不完全认可”义无法覆盖的情况。区分“X倒是X”格式“不完全认可”的对象可以发现此格式表义时的细微差别,并可据以对其进行细分和补充。在会话语篇中,当引发句没有表明观点或态度时,作为应答句的“X倒是X”格式不涉及“不完全认可”义;在某些反问句后,“X倒是X”格式也没有“不完全认可”的意义。在叙事语篇中,“X倒是X”可以用来叙述动作或行为的某个阶段或状态,也不在“不完全认可”义的覆盖范围。同时,当“X倒是X”格式用来表示推测、猜测,并且没有新的信息出现时,此格式可以不涉及“负预期”的概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