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TP35’)经自然突变的白绿杂色突变体(’TPMA’)和太空诱变的绿黄杂色突变体(’TP-MG’)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0、50、100μmol·m-2·s-1)处理后,植株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阐明叶色突变体与正常植株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TP-MA’和’TP-MG’的叶绿体形态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缺失,且叶绿体分布不均匀、无规则,基粒片层结构不完整且排列疏松,基本与其表型性状相一致。’TP-MA’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及F’v/F’m等显著低于’TP35’,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qP)则相对较高;‘TP-MG’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低于’TP35’,但差异不显著,且对较强的光照(100μmol·m-2·s-1)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后,铁皮石斛叶色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和光合生理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对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产生一定影响,过低和过高的光照强度均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