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性抑郁(VD)是指具有血管性疾病或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的严重抑郁障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VD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等社会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阐明其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并进行有效预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VD的生物学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脑结构、炎性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4个方面对VD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VD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
-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