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惩罚性赔偿有着补偿损失、惩罚侵权、激励维权等作用。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自2013年《商标法》引入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随后2019年提高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倍数和金额上限,旨在加大商标的保护力。然而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行至今却少有相关司法判例,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具体适用造成了困境。本文旨在通过细化"恶意""情节严重"的标准,打破计算基数顺位,完善举证方式,增加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商标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