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食管癌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研究,对比分析其摆位误差以及靶区外扩边界的差异,为临床实践中食管癌放疗选取何种固定方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双手下垂96例),B组(双手上举90例),治疗前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总共得到CBCT图像1 087次,获得头脚SI、左右LR、前后AP平移方向误差和冠状位RTN、矢状位Pitch、横断位Roll旋转方向误差。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计划靶区外扩边界公式MPTV=2.5∑+0.7σ分别计算平移方向的相应外放边界值(MPTV)。结果:临床数据中的正负号代表平移的前后、左右、升降方向以及三个绕轴旋转的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而绝对值只代表误差数值的大小。A、B组在SI方向的误差差异性:t值为(SI:-5.632),SI方向P值小于0.05,在RTN、Roll方向的误差差异性:t值为(RTN:3.408;Roll:4.842),RTN与Roll方向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六维方向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组SI方向与LR、AP、Pitch、Roll方向低度相关,AP方向与Pitch、Roll方向低度相关;B组SI方向与AP、Pitch低度相关,LR方向与AP方向低度相关,AP方向与RTN、Pitch方向低度相关。通过外扩边界公式计算得到A、B组的SI、LR和AP方向的外扩值分别为:(10.17,6.75,6.70)mm、(10.94,7.57,6.22)mm。结论:A组在SI、Roll方向误差值比B组小,在RTN方向B组误差值比A组小。通过外扩边界计算得到A组比B组在SI、LR分别减少0.77 mm、0.82 mm, B组在AP方向比A组减少0.48 mm。两组固定方式均可满足临床需求,A组(双手下垂)略为优胜,临床应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