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许多学者疾呼教师教育应兼顾职前职后,他们更期待能用"教师教育"来同时涵盖偏职前培育的"师范教育"及职后阶段的"教师培训"。教师教育在中西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其学术性与专业性未受到认可;另一方面,教育理论如何指引实践,也一直是学者努力的目标。1960年代彼得斯、赫斯特、谢弗勒等扣紧其教育概念涉及的心灵观与知识概念为教师教育的理性模式辩护;但在1980年代后,强调技术与市场法则,重视应用取向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逐渐跃居主流。杜威关于师范教育的师徒制与实验制,良有深意。教师教育的理性模式与实践模式之争,其实是各方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涉及心灵、知识的不同诠释。教育理论工作者探讨教师教育不宜忽略对于心灵、知识与实践的哲学省思,应秉持多元视野,丰富教师教育学术之建构。